来自东北的张川宇身材高挑、爽朗爱笑,是空天科学学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2018级无军籍本科学员。今年4月,她和队友杜文迪、叶可扬设计的无人机系统应对林火方案,斩获2021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项——特等奖。这是继2015年以来,我校参赛学员再次问鼎该项赛事最高奖。
而首次参加该竞赛时,张川宇却大哭一场。“当时我们自己觉得做得不错,但最后连一个最低奖都没有。”奋斗半年却被彻底否定,张川宇一度对竞赛产生了恐惧。甚至放言“以后再也不参加数模竞赛了。”
可当2021年的竞赛报名通知发布后,她又动心了。“很不甘心,我的水平明明不止于此。”
反思失败原因后,她认为自己在绘图和写作上优势更突出,需要擅长编程和建模的队友,于是她邀请在这两方面具有优势的杜文迪、叶可扬一起参赛。
有经验的张川宇顺理成章成为队长。“我其实有点‘社恐’,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但为了比赛,我逼自己给队伍‘立规矩’。”
吸取以前欠缺配合的教训,张川宇要求全队从模拟赛开始磨合,并严格计划好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的任务,大家必须按进度来。为了熟悉英文论文的“套路”,她阅读分析了上百篇美赛获奖论文,杜文迪则从图书馆借阅了很多建模书籍,叶可扬一遍遍温习从前的编程算法,对于不同算法可以应用到的场景,全队都心中有数。
靠着稳扎稳打和队友间的互帮互助,两次模拟赛,他们都是第一,“正式比赛是我们发挥得最好的一次。”他们选择的赛题和模拟赛的一道题有相似之处,不过为了建立着火点的预测模型,三人还是费了一番力气。那几天张川宇走路都在低头思考,最终想到:“在模拟赛中我们估计人口密度时,选用了混合高斯分布。同理,对于火灾的预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以往的火灾数据来实现!”
找到突破口后,后面顺利许多。他们熬通宵打磨语言、撰写摘要、完善不合理部分、反复通读全文……最终在方案中用最少的无人机和最小的经济成本,给出火灾发生地点和时机的概率估计模型,实现了火灾发生后最小的经济损耗和最佳的安全保障,赢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夺得特等奖。
拿奖时张川宇还有点不敢相信:“有时候你得逼自己一把,否则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如今回忆起来,她说:“比起获奖,最重要的是通过比赛锻炼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她看来更为珍贵。
短评:“欲胜人者,必先自胜。”突破自我最重要的是“走出失败的自己”,勇于直面失败,才能更快地超越自我,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在一次次突破中换羽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