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校区一号院三食堂(原博士生食堂)提质改造完成试运行当天,来吃饭的博士学员鲁信金就发现这儿起了不小的变化:自选餐线上,营养配餐放置在保温格里,各式菜品已提前装好盘,供师生员工任意选择。屏幕上,每日的自选餐菜名、单价及克重滚动展示,一目了然。标准供餐智能结算上线,选好菜品后,在结算区,可扫码可刷卡,“一秒支付”,方便快捷。除了越来越智能的用餐体验,愈加丰富的菜品、更加精致的装修、越发舒适的环境也让人印象深刻。
近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供应保障处、服务保障中心等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校领导加强饮食保障工作要求,切实“把伙食抓好”,以一流饮食保障为目标,倾力为基层办实事,致力于提升食堂饮食保障质量,从提质改造到菜品升级,从精细管理到贴心服务,一系列措施相继铺开,舌尖上的“食”代变化正在一点点显现。
结合不同地域官兵的饮食习惯,不断优化饮食保障菜品库,增加特色窗口,进一步补充副食品配送品类。据军需保障室主任许华介绍,目前,各个食堂的菜品数量差不多都翻了一倍。在学员卞许聪眼里,有些菜很“火”,比如他爱吃的鱼香肉丝,就“抢手得很”。
今年以来,结合学员反馈及需求,食堂增加了奶品、饮料及水果供应,并对水果、牛奶的售价进行了调整。卞许聪说自己吃得“精致”,餐后要来一杯酸奶,“食堂把售卖的牛奶和水果价格进行公示,比外面都便宜,不用精打细算掐着手指头过日子了。”面包房也开了,遇上晚上运动完不想吃饭的时候,选个蛋挞,挑块豆沙面包,来一份肉松卷,“换换口味很幸福。”
逐步实现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针对各食堂保障对象的不同,按照军人本科学员自主组伙、研究生学员自选售餐、教职员工及培训队自助餐等方式,食堂区分类型做好饮食保障工作,调整伙食结构,实现营养配餐。
据服务保障中心主任谭泽介绍,20多个管理制度规范陆续出台下发到各个食堂,食堂标准化流程不断强化。针对饮食保障过程中的验收、择洗、切配、加工、销售、消洗等关键环节,制定工作标准,加强过程监管,保障师生员工饮食安全。
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代表与食堂就伙食问题进行座谈,互通信息,反馈意见建议,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在食堂各楼层定点收集意见建议,反馈给食堂进行答复和解决。
学员李润琪提到,除了定期的问卷调查,在三号院一食堂,意见建议登记本一直都有,如今还增设了反馈台面。军需保障室助理员曾长庚记得,夏天的时候,有学员表示刚出锅的面条有点热,在就餐时间内不方便进食。收到反映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根据“现场问题当天处理、邮件意见当天回复”原则,第一时间给出改进措施,事后,李润琪发现,只要学员提出需求,面条会过凉开水,“事虽小却暖心。”
“不仅要让官兵吃好,还要让他们吃得越来越舒心。”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保障意识提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通过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工作动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员工办实事、暖心事,努力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学员陈文钊说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越来越好,有时候因保障任务去晚了,剩下的菜,阿姨会每一样都给来一点,“不收我们的钱。”在食堂社会化基础上,学校还将引入个体餐饮企业,为加班师生员工提供夜宵等服务。据悉,学校与食堂在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与食堂公司结算的服务费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满意度挂钩,实现“我服务你打分”。
改变带来的幸福感逐渐充满基层官兵味蕾,滋润师生员工心田。在校党委、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食堂将秉持为一流建设、为中心工作、为师生员工服务的理念,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进一步改善就餐环境,通过智能结算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用餐体验,进一步提高饮食保障质量,“下一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