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那种不经意的相遇,往往被人们赋予有余不尽的意象。如稼轩的《青玉案·元夕》之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般苦苦寻觅而无所得,蓦然回首,却偶遇了意中关切之人,偶遇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又如徐志摩《偶然》之中“云”与“水”、“你”与“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让人感受到偶遇的惊喜和过后的眷顾与感叹。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
在不久前的野外生存课考核中,我和班级在前往考核地点的途中“偶遇”了一位老人。当时队伍已经走了七八公里的路,我们八个人都有些疲惫了,一路上除了偶尔停下来判断方向时有些交流,大伙儿基本上都沉默着,保持着两路纵队前进。迎面走来了一位老人,年龄看起来很大了,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即使有,也引不起我们太多的注意。
但是这位老人家在看到我们时,却表现的异常激动,快步走上来对着队伍最前的同学敬了一个军礼,然后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说他曾经也是一名军人,是1954年参军入伍的,同时对着每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这次“偶遇”,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除了与这位老人分别时我们有过几句讨论,大家似乎并没有太过于在意。但是我却时常想起这次的偶遇。六十余年岁月匆匆而过,曾是一名军人的经历亦只是这位老人生命中占比不大的一部分,何以他只是偶遇了八个素昧平生的孩子,却如此的激动。直到我品味“偶遇”,我似乎找到了原因,那便是当生命“偶遇”了军营,军营会成为心的牵挂,即使已经过去多年,仍会引得他驻足相望。
生命与军营的偶遇,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一如前些天看到的关于两位来自同一连队的援朝老兵时隔68年再次相见的新闻,其中有一句让我感触至深的话:“他的名字我当然忘不了了,我们是一个连队的兵啊!”
当生命“偶遇”军营,我们的身上就烙上了“军”的印记,即使多年之后离开了军营,当“军”如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在我们的波心,哪怕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仍然会在这交会时互放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