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规十大网赌32岁的讲师王珊珊没想到,从北京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到学校不久,学校就为其准备好了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所需条件。这得益于该校支持青年人才成长、着力打造人才“高地”的一系列扎实举措。
近年来,该校把扶持青年人才成长纳入学校长远建设规划,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遴选优秀青年人才作为培养对象,为其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安排名家进行传帮带,并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前瞻性研究。博士陈思伟在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与名师指导下,在极化雷达成像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论文被权威期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从事智能信息器件研究的李清江,35岁成为军队某重点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目前,该校培养的青年人才已有数十人入选国家和军队人才工程计划,多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在此基础上,他们为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搭梯子、铺路子。科技骨干周朴攻读博士期间,就进入国家级科研团队承担攻关任务。在名师指导下,他34岁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头雁领飞,雁阵紧跟。如今,全校20多个国家和军队级科技创新团队,全由中青年骨干挑大梁、唱主角,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梯次衔接、薪火相传的发展态势。据介绍,着眼全面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该校又制订了《加强新时代学校人才工作的措施》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强军兴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