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三网安课上的小队形成,到资格赛、选拔赛,再到网评决赛和最终答辩。一路走来有许多难与人言的不容易……”计算机学院学员郭意玮难掩激动地写下这段文字。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2023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中,他带领成员李瀚迅、李来嵩、王志鹏、张相然、李子豪设计的作品《云鉴—一种面向多云多数据中心的云性能在线监测平台》一举拿下特等奖,他们也成为我校在此项竞赛中首支夺得桂冠的本科学员团队。
“‘云鉴’是一个在线云资源监测平台,主要是帮助用户监测云服务器的性能,鉴别云资源的好坏。”提起参赛项目,郭意玮侃侃而谈。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云平台和遍布世界的数据中心,我们建立了统一的评价标准,兼容多个云平台,来帮助用户直观、简便、全面地选择合适的云资源。”来自理学院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的成员李瀚迅介绍。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在此背景下,对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的布局便会提出更高要求。如何选取和评价数据中心?监测价格实惠、全自动化流程、可定制服务的“云鉴”平台能在其中发挥大作用。
这个创意雏形来源于指导老师周老师。早在去年10月,一门专业课将来自两个学院的六位学员紧密连接在了一起。“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作业,刚好我们六个人碰到了一起并组队顺利完成了这个‘大项目’。”成员李来嵩介绍,初次合作的默契让组队参赛的想法在六人心中生根发芽。带着这份“知音难觅”的激动,他们找到了老师周寰。
得知六人想搭伴参赛,周老师十分重视,热情地提供了想法和框架。思路一确定,他们开始往返于两个校区积极向老师探讨学习,不断填充作品内容。选定测量平台、制定评分标准、定制监测选项……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夜晚、一次次碰撞激烈的探讨,六人一步一个脚印开辟出了一条通往选拔赛的大道。
“准备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是这次学习我们以比赛任务为导向。”成员李瀚迅说道。平常的专业课学习以Python、C语言为主,但为了更好完成作品,他自学了JAVA,并在比赛中良好地进行了运用。“虽然辛苦,但比赛却也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专业能力。”
然而,当6位同学正式着手准备比赛时,他们发现真正的挑战比预想中要严峻得多。
6月,选拔赛结果出炉,六人精心准备的项目却只夺得了华中赛区的二等奖。“我们最初的目标便是拿一等奖。当时作品已经做得挺完善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认可,结果却只得了二等奖。”成员李子豪表示,选拔赛的“失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家开始质疑项目的创新性。“这个项目做出来是不是真的有用?是不是自己把它想的太好了?到底有没有价值?”
问题接踵而来。作为军人学员,六人任务重、安排紧,除了日常上课,站岗、实习也要占据项目攻关的很大一部分时间。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这是众人当时一致的想法。
“压力很大,但我们始终还是保持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队友有信心,对项目本身也有信心。所以时间再紧,还是想把这个项目不断完善。”六人想方设法利用所有空余时间:吸取选拔赛展示不足的教训,张相然连熬几个大夜剪辑完善展示视频;课程间隙,同大队的四位成员争分夺秒修改答辩稿;往返班车上,李瀚迅拿出讲稿一遍遍脱稿演练。
指导老师更是在背后不断托举着六人,提供硬件、经费支持,不厌其烦带着学员们测试,熬夜修改答辩逐字稿……就这样,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在六人反复的修改测试中,他们完成了第一轮决赛的作品。
9月8日,总决赛作品汇报与答辩环节开启。
极限48小时,六人从学院批假再到远赴温州参加决赛路演。就在答辩前几个小时,汇报材料才最终敲定。通过不厌其烦的打磨雕琢,六人最终将“云鉴”完美展现在了评审面前。
然而,答辩环节,评审专家的第一个提问便难倒了众人:“监测平台基于网络运行,当网络堵塞、实时数据无法传递时,那平台的监测运行岂不是会就此停滞?”
得益于备赛半年来的扎实准备,思考半晌,学员郭意玮沉着自信地回答:“首先,我们做了长时间的持续测试,哪怕缺少了一小段时间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其次,当堵塞时会提供备选项,尝试从别的地方联通它……”最终,条理清晰的回答赢得了评审的认同。
“你们的项目很有前景,可以拿去开公司创业了!”评委的高度认可像是在隔空回应选拔赛时沮丧的众人,抚慰他们一直以来质疑自己的心。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六人终于站上了决赛领奖台,用特等奖的亮眼成绩向所有人证明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也为指导老师送上了珍贵的节日“礼物”。
“领奖环节,颁奖的碰巧是咱们计算机学院的卢锡城院士和王怀民院士。得知我们是本科学员,他们惊讶地夸赞了一句‘好样的!’。那一刻,我看着台上的两位前辈,看着台下鼓掌的周老师,再看看身旁并肩领奖的队友,突然觉得这也许就是老、中、青三代银河人的传承。”备赛半年多的艰辛在这一刻变得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