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密林,一场联合演练悄然打响。
山间飘着鹅毛大雪,一辆满是泥泞的无人车淌过融雪的水坑,在崎岖的雪地山路上如履平地。在这次演练中“惊艳亮相”的,是一辆外形怪诞的水陆两栖“变形金刚”:
鱼嘴形车首、方形车尾,流线型车身,四段履带,代替传统的四个车轮,每段履带还有“豪华”配置,即单独的电机做驱动,陆地上能跨沟越壕,畅行无阻;在水上履带“变形”,收至与车体平齐位置,变车为“船”,劈波斩浪,高速航行;车体能“背”着各种任务载荷,上山下海,完成任务。
水陆两栖无人车
2016年,智能科学学院教授徐小军接到了某需求方研制水陆两栖无人平台的通知,徐小军马上拉着团队开启了“头脑风暴。”
“这水陆两栖领域我们以前也没涉及过,能拿下这次方案吗?”团队成员提出了疑问。“没问题,尽管放开了想,我们要做就做完全自主创新的装备。”徐小军及时给团队打气。
他们找来国内外几乎所有关于水陆两栖的相关装备,“啃”了个遍,分析优缺点,探讨最优方案。传统的水陆两栖车在陆上“奔跑”依靠的是四个车轮,但在水陆交界处速度慢、通过性不好,在水中车轮无法收起,会受水的阻力“拖后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小军查阅了各式各样改装的先进车型,脑海里逐渐有了一个雏形。
“这个无人平台,我们管它叫某履带水陆两栖无人平台,从结构到原理,我们没有仿制,都是原始创新”。徐小军对这辆“变形金刚”洋洋洒洒的一席介绍,让他们击败了20多家竞争对手,一举拿下了这个项目。
首战告捷,徐小军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虽然凭借方案的创新拿下项目,但团队当时对水陆两栖车辆的技术积累和研发经验并不多,接下来的研制该如何推进?
3D打印的水陆两栖车模型
徐小军感到“压力山大”,但同时也很兴奋。他当即“求购”了一批水陆两栖车辆的资料,还报了“流体动力学”的慕课,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家里的床铺整整齐齐,办公室里的沙发却被磨出了一个“大洞”。减阻增速、车体外形优化、驱动......一个个难题在徐小军和团队反复的计算和试验过程中迎刃而解。
第一个版本的“变形金刚”样机“出炉”那天,徐小军起了个大早。接连几天的调试,问题却接二连三,徐小军心里打起了鼓。他反复检查了各个部件,发现是接插线和通信出了“BUG”,他当即带着团队修改参数,调整试验方案。晚上八点,“变形金刚”顺利启动,在两公里之外指挥遥控的徐小军无比激动,“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了。”
2020年下半年,由徐小军团队完全自主创新研制的水陆两栖无人平台所有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顺利通过项目验收评审,且已成功参加了两次实战演习,表现良好。
“我希望我们能够做完全有中国自主产权的无人平台,让我们的装备不再有别人的影子。”徐小军在方案评审答辩时铿锵有力地说道。近年来,徐小军带领他的团队拿出了多个平台技术领域的全新方案。从水陆两栖无人平台到无人车,再到新一代水陆两栖车,每一项都是完全自主创新。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写“工作日志”的习惯,这些创新的奥秘,大概就藏在他密密麻麻的工作手记当中。